八月里,一家三口住在丰园避暑。
山庄里早晚凉风习习,中午炎热时就待在院子里纳凉。七个月的娃娃住在丰园里最是高兴,窗下的风轮、放养的鸡鸭鹅、荷塘里低飞的蜻蜓、哞哞叫的大青牛,让他看到了一个新奇的山庄世界。
冯铭轩每天抱着小家伙讲解《三字经》,他也听得有滋有味……
***
到了八月,府城贡院前又热闹起来了,三年一度的乡试即将开始。
月见书院的学子此次参加乡试的人数是三百名,余下像三郎一样才进书院求学的生员六十多名,其中不乏别的州府慕名而来求学的学子。
七月里三郎就给云城的朱酉己捎过信,若他来府城赶考不必住在客栈,可以住在半山亭的姐夫家。
客栈的住宿、一日三餐都是不小的开支,朱酉己虽娶了富家娘子,他还是过得很清贫。在读书人的眼里,用妻子的银钱、嫁妆都是软饭男,是被人看不起的。妻子的嫁妆再丰厚,那也是她的私产。
三郎的来信对于朱酉己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禾娘在他儿子洗三宴上送的重礼,也让他铭记于心。
七月下旬,朱酉己辞别妻儿,带着娘子的陪嫁小厮李三上了府城。
在约定好的冯记麻糖铺子里,冯文接到了朱酉己主仆,送进了半山亭冯府的二院客房。
每日三郎从月见书院下学回来,他和朱酉己先交流一下学识,互相阅读对方的策论,提出自己的见解,亦师亦友,双方都受益匪浅。
三郎在月见书院求学,这几个月每日的时间安排得很充实。
晨起先练小半个时辰的功夫,再晨读半小时,用了早膳后去书院学习两个时辰,听夫子讲《春秋》左氏传。
午间有一个时辰的用膳时间,三郎回到半山亭,用膳带小憩再回书院,下午听夫子授课两个时辰。
接着再去书院的藏书阁阅读半个时辰,然后回半山亭用晚膳。
晚膳后做策论或做诰表半个时辰,最后练习书法半个时辰。
当怀表上的时间到了十点半,墨言立即提醒少爷洗漱就寝,一天的学习才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