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蛋让三郎放心,家里的羊和鹅现在有了帮工,每个月按时送往邹东家的酒楼。
至于明年的羊群数量增加,邹记酒楼吃不下?顺子已经去云城的喜盈门酒楼联系好了。作为云城最大的酒楼,对羊肉的需求大,除了邹记需要的羊肉,剩余的喜盈门全包圆了。
任重在族学里教书,一日三餐有胖婶儿照料,他叮嘱学生不必担心他,他还要看三郎在科举之路上越走越远!他这几年住在村里,吃喝不愁,每天与山村小儿郎们在一起,心情越来越好,身体也越发康健。他是一名秀才的启蒙夫子,作为书童出身的任重,自觉人生圆满了。当然,他还想教出更多的童生、秀才!
家里的事儿都安排好后,胡老二和村长、胡老大一起,带了两篮土特产,驾着骡车往女婿家赶。
坐骡车去府城走得慢,他们去女婿家换坐马车。
三郎和墨言骑马跟在骡车后,在村口辞别族人,再次踏上求学之路。
此次去府城,顺子和冯武各驾一辆马车,还带了庄子上的小秋(小妮的妹妹)、小丙(庄头的小儿子)去府城的家里和铺子里做事。
冯铭轩考虑到小舅子在府城读书,需要一个丫鬟做洒扫浆洗的活儿。
铺子里增加人手,如若开分铺,掌柜和账房就不愁人了。
林秀才和黄秀才同三郎约好了,在北城门结伴而行同去府城。他们俩既是发小又是同窗,为节省银子,雇佣了一辆马车,共用一名书童。节省银子也是为了在月见书院求学三年参加乡试,万一博得了举人功名,自然是博得了前程。三年后如若乡试落榜,他们回云城边开私塾授课赚些银子养家,边复习课业等待下一届的乡试。贫穷的人家走科举之路思量的多,既不能拖垮全族,又不愿放弃自己的初心。
冯铭轩昨夜同禾娘自是恩恩爱爱蜜里调油,禾娘晨起还想起床帮相公收拾行李,被相公搂紧了道:“娘子你累了,多睡一会儿。府城的家里啥都不缺,我的衣物都没带回来,不用你操心!”
禾娘确实累狠了,在相公的怀里又沉沉睡去。这次相公陪阿爹、大伯父和阿弟去府城,最多半个月就能回家。禾娘的不舍也稍稍减了几分。
冯铭轩等娘子睡熟后,把她轻轻的放在枕头上,盖上薄被。
他轻手轻脚的去了洗浴房洗漱,再去外面的寝屋抱着儿子去前院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