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三郎参加同窗林秀才家举办的功名宴,明日再参加黄秀才的功名宴。
三人约好后日一起动身前往府城,一起在月见书院求学。
林秀才和黄秀才都已成亲,林秀才时年二十一岁,娶妻汪氏,已有一子刚刚两岁。
黄秀才同样二十一岁,娶妻白氏,膝下一女三岁。
城里举办宴席,只有族人、亲戚以及街坊邻居赴宴。
篾匠家的亲戚也都是城里的百姓,要么开吃食铺子,要么做手艺傍身、也有夜香郎(即掏茅厕,清理粪池)、还有脚夫、杠夫……
三郎在林秀才家见到了云城普通百姓的生活,一番比较后他还是觉得农户好。
农户虽然是在田里刨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相较于城里的百姓,更惬意洒脱。
席间,客人们听说三郎是案首后,顿时对他敬佩不已。
墨言也跟着一起吃席,有客人给少爷敬酒,他都是能挡则挡,不能挡住就替少爷饮酒,他的怀里有二少爷给他们准备的醒酒丸。
冯铭轩和禾娘抱着儿子去刘府,昨日听刘小兄提起,婉姐姐也在坐双月子。虽然有派丫鬟去刘府互通书信,手帕交也有一个月没见面了。
禾娘发现了,胖儿子只要坐上马车,那可是个精神娃娃,抱着他看窗外一闪而过的街景,他的眼珠子也跟着溜溜转。
这几日夜间,小家伙习惯了不和娘亲睡。说到底,小小孩儿你过分迁就他,就助长了他的性子。
像冯铭轩以父亲的角度去干涉他,他也就跟着适应大人的规则。
果然像冯夫人当初说的,小小婴儿就像是一块白色的布帛,怎么教导他,就长成怎样的性格。
禾娘倒也跟着接受了儿子不同她睡,儿子一天大一天,相公也得为他打算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