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关中终于迎来了一丝暖意,在长安城门口,一名壮汉腰挎宝刀,手里牵着一匹劣马拉着的马车吱呀吱呀的来到城门处。
看着眼前的城门,壮汉扭头对着车内喊道:“夫人、叙儿,咱们到长安了。”
车内二人听到声音,从里面探出头来,女子埋怨男人道:“你说说,你放着荆州的郡司马不干,非要跑到长安某个职位。
这个长安咱们又人生地不熟的,朝廷能让你当官?”
壮汉轻抚胡须,笑着对车内的妇人道:“你这妇道人家看不明白,皇帝主政,荆州要是投降还好,不投降早晚必有一战,咱们黄家是荆州的望族不假,可是不能屌死在一棵树上啊。”
夫人还要在说,一旁的孩子说了话:“母亲,您就听爹的,爹的本事很大,定能在长安闯出一条路来。”
妇人心疼孩子,看了一眼壮汉。
“虽然开春了,可是还是很冷,快些赶路吧,我们俩俩可不想再露宿在城外了。”
壮汉一笑,牵着车马向前,来到城门口,问清楚了招贤馆的去处,牵着马车向城里走去。
街上各种小摊比比皆是,妇人和孩子也从马车里面探出头来,看着热闹无比的长安,露出了笑容。
三人来到客栈,安顿好了娘俩,壮汉朝着招贤馆走去。
来到招贤馆的时候里面有一些小吏正在记录信息。
壮汉来到小吏身前问道:“这位大人,敢问武科在哪里登记?”
小吏抬起头,对着他笑道:“本官这里就负责登记,你倒是好运气,今日登记后就能进行科考了。”
“太好了。”
“姓名。”
“黄忠。”
“籍贯。”
“荆州,南阳。”
“……”
登记完毕后,黄忠获得了一张登记的证明。
“你拿着登记的证明,向里面走第二间房里面有考官,经过考官考核后就可以进行武试。”
“谢过大人。”
黄忠来到第二间房间,里面是一位武官,对他进行了一些军事上的常识考核,等到了一张武试的证明。
“大人,我这是?”
“黄忠,你过了考核,下面就是武试的考核,会由陷阵军的高顺将军亲自主持,你去后面等着吧。”
“谢过大人。”
黄忠来到的后院,里面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演武场。
四周摆放着各种兵器。
远处还有一些个射箭的靶子。
他来到里面的时候,里面已经有几位在等候高顺考核了,按照自己的序号,黄忠坐在了后面。
旁边一位待考的汉子,见到黄忠孔武有力。
“大哥,你是哪里人?也来参加考试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