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大汉招贤馆

“陛下,奉孝的意见已经很全面了,臣赞同。

以西凉为例,朝廷所派的官员对地方上一些管理上确实有很大的弊端,而且对新纳入朝廷管理的郡县,不利于管理。

还是本地人治理本地人合适,待到三五年后在进行更换朝廷自己人,那样形成轮换的机制,朝廷会地方的掌控力更强。”

刘协很惊讶的看了一眼贾诩,这货不是特别擅长治理地方,对待内政这些事往往都是高高挂起的。

今日提出来的轮换制度确实符合刘协的心思。这个和后世异地任职一样。

本土的官员会对自己的本族有一些照顾,要是异地任职,可以改善这类事情发生。

三五年一轮换,主政的官员还没有形成势力,就到了轮换的期限。

到时候再加上审查制度,确实可以杜绝一些官员对地方的掌控及贪官污吏的治理。

同时,提高官员的信奉,高薪养廉虽然不现实,但是可以让一些真为朝廷办差的人做到了衣食无忧,专心办事。

“内阁有什么意见?”

荀彧为内阁之首,同时也代表的是世家大族。

“陛下,此举可行,臣建议以后士族子弟也要通过招贤馆的考试,才可以任职。”

士族子弟的任职刘协还真没有想过,现在荀彧提出来,确实对他有一些触动。

对于九品中正制似乎也会在未来提出来,并且他心中对后世的科举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现在只怪他太穷,地盘太少。

要是达到一定的地步,他会适当的伴学。

而且系统里面有纸的制作方法,可以随时兑换,活字印刷也不是特别的难,有了纸张,找一些工匠就可以做出来。

那个时候适当的在郡,州开启学府,等到经济允许一些富裕的县都可以办理。

提高世人的知识,提高生产力,征战全世界。

系统?

刘协想到迟迟无法升级的系统就是生气,升级系统的等级需要根据地盘的大小。

按照他的设想,应该是拿下益州或者荆州后,系统就可以进行升级。

到时候又会有一批人才被他兑换出来,那可都是对他忠心耿耿的人才。

“既然大家都没什么意见,内阁负责宣传造势,不光关中地区,你们内阁要去别人的地盘宣传。

就先以益州和荆州离的比较近的地方,效果好,就向关东其他地方宣传。

文若,在城中建立招贤馆的事就由你们内阁来牵头吧,各位文臣武将如何排班一样由你们内阁做主。

到时候你给朕上个折子,朕来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