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幽州烽火三日哀

朱元璋的预感不幸而言中。

第二日清晨,幽州城东门,喊杀声震天。

黑压压的鞑靼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刀光剑影间,血肉横飞。

幽州城守城主将,身披残破战甲,手握滴血长刀,站在城门楼上,如同一尊浴血的战神。

他眼睁睁看着城门在鞑靼铁骑的猛烈撞击下轰然倒塌,发出令人心碎的巨响。

城破了!

“杀!为了大明!为了幽州!”城主将发出一声怒吼,纵身跃下城楼,如同一头下山猛虎,冲入敌阵。

他挥舞着长刀,每一刀都带着拼死一搏的决绝,每一刀都溅起漫天的血雨。

他杀红了眼,忘记了生死,忘记了疲惫,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杀!

杀!

杀!

然而,寡不敌众。

城主将身上伤痕累累,鲜血染红了衣甲,但他依旧死战不退,直到最后一刻,他被无数的鞑靼士兵淹没,壮烈牺牲。

他倒下的地方,很快就被鲜血染红,形成一小片触目惊心的血泊。

城主将的死,并没有让幽州城的将士们丧失斗志,反而激起了他们更大的愤怒和勇气。

一万名将士,在破损的城门之外,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新的城墙。

他们没有退路,身后就是他们的家园,他们的亲人。

正午的阳光,照在他们坚毅的脸上,映照出他们视死如归的决心。

他们手握刀枪,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前方蜂拥而至的敌人。

刀光剑影,惨叫声、怒吼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悲壮的战争交响曲。

“兄弟们,顶住!为幽州百姓争取时间!”一个浑身浴血的将领高声喊道,他的声音嘶哑,却充满了力量。

“杀!”将士们齐声怒吼,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手中的武器刺向敌人……

城内,一个老兵望着城门方向弥漫的硝烟和血雾,喃喃自语:“成了……”

城门告破的消息像冬日寒风一样迅速席卷了整个幽州城。

恐惧在百姓心中蔓延,哭喊声、尖叫声此起彼伏。

然而,老兵的那句“成了”,却像一颗火星,点燃了人们心中最后一丝希望。

“快!搬石头!木料!堵住城门!”一个中年男子声嘶力竭地吼着,他原本是个普通的货郎,此刻却像个久经沙场的将军,指挥着周围的百姓。

恐惧被逐渐点燃的希望驱散,百姓们如同被唤醒的蚁群,惊慌失措中又带着一丝坚定,他们扛着木料、搬着石头,甚至拆下自家门板,向着城门方向奔去。

女人们也加入其中,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扛起沉重的石块,用颤抖的双手搬运砖瓦。

孩童们则在废墟中寻找可以利用的材料,他们小小的身影穿梭在忙碌的人群中,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相符的坚毅。

城门外的厮杀声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惨烈。

百姓们知道,那是用将士们的生命换来的宝贵时间。

他们不敢懈怠,每一下搬运,每一下敲打,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灰尘沾满了他们的脸庞,但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却越来越亮。

希望,在绝望中顽强地生长。

城门洞口,一万将士如同钢铁浇筑的城墙,死死地抵挡着鞑靼大军的冲击。

他们的脚下,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每个将士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伤痛,但他们的眼神却异常坚定,没有一丝恐惧,没有一丝退缩。

他们知道,自己身后是他们的家园,是他们的亲人,是他们誓死守护的一切。

“杀!”一个年轻的士兵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手中的长矛刺入敌人的胸膛,随即倒在了血泊之中。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解脱的微笑。

夕阳西下,血色的余晖洒在城门洞口,将这片修罗场映照得更加悲壮。

一万将士,无一生还,全部战死沙场。

他们的尸体堆积在一起,形成了一道令人震撼的血肉城墙,上面插满了各种各样的武器,如同一片钢铁丛林。

城门,终于被堵上了。

一个满身尘土的士兵看着重新合拢的城门,用嘶哑的声音说道:“将军……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