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对于海军航空兵这边的人来说,后面肯定还有不少案头工作等待着他们。
……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今天大出风头的歼轰电7原型机降落在了东莱基地的跑道上。
紧接着,速度稍慢的运8J也在逐渐西沉的暮光中顺利降落。
众人在停机坪上为几名凯旋的飞行员办了个简短的欢迎仪式。
随后,从试飞院跟过来的工作人员把两具电子战吊舱摘下,放到旁边的托架上——
除开最早被常浩南他们一起从金陵带到阎良的02号吊舱之外,前面郭林等人回14所搞被动雷达天线的时候,又按照改进之后的技术状态,制造了一个全新的03号吊舱。
这个吊舱在功能上跟02号并无区别,但为了能更好地对电子战测试过程进行复现和分析,里面被特地加入了一套记录装置,可以储存通电工作状态下的所有数据。
在地勤把吊舱的下半部分整流罩拆开之后,郭林亲自取出了03号吊舱里面的记录设备并交给旁边的常浩南。
“常工,郭工。”
一脸喜气洋洋的罗汇川和还没摘掉飞行头盔的沈涛从另外一边走过来:
“你们科研战线的同志才是这次咱们能把小日子吓回去的最大功臣,晚上基地食堂加餐,你们应该也不忙这一时吧,要不来尝尝我们的空勤灶?”
虽然现在还没到大张旗鼓开香槟的时候,但参战单位内部小规模庆祝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这种场合肯定是要出席的,但常浩南还是想尽快知道刚刚在天上都发生了什么,于是他思索了片刻之后还是回答道:
“嗯……你们先过去好了。我们分析数据很快,到饭点之前应该就能结束。”
尽管几名飞行员后面肯定会撰写相应的报告,但即便是亲历者,其主观判断和实际发生的客观情况也未必完全相符,尤其今天唱主角的两具吊舱属于高度自动化的装备,哪怕是后座的武器控制官,也未必清楚发生了什么。
“那行,我让参谋给你们找个就近的地方。”
罗汇川言毕左右看了看,从不远处找来了一名中尉军衔的年轻军官。
众人遂在后者的带领下来到一间会议室。
常浩南把储存设备里面的硬盘接上电脑,然后打开了其中的数据文件。
考虑到电子干扰吊舱有可能一次开启就要工作数个小时的时间,因此为了尽可能减小数据体积,在设计这套记录设备的时候采用了最简洁的记录方式。
而代价就是文件打开之后的格式一塌糊涂。
好在大家都是专业人员,虽然有些头大,但还是很快从中看出了一些端倪。
“看,这个最开始记录到的P波段信号,明显是052驱逐舰上面那部远程警戒雷达,这个稍弱一些的S波段,特征不是很明显,但信号源的方位跟前面那个P波完全一致,应该是法国引进的TSR-3004……”
谈到具体的雷达领域,郭林还是非常内行的。
“但后面这段,数据为什么几乎是空白的?只有一些明显是海面反射的杂波。”
另一边有人指着中间大概十分钟左右的时长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