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本相也束手无策。本相学遍古今,为何却连一个很普通的问题都无法解决?于是,本相追根溯源,从众圣经典之中寻找解决之法。最终,本相重读《论语》,发现一切道理尽在书中。实际上,孔圣已经给出答案,不需要行政手段,也不需要什么刑罚,只需要道德和礼教,便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本相,之前走了弯路啊!”
方运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但是,百官愕然。
前面说的很有道理,甚至算得上声情并茂,鞭辟入里,可为什么最后却得出一个无比荒谬的结论?
什么叫刑法与行政无用,如果这样的话,要法家做什么?要官员做什么?人族早就乱成一锅粥。
方运这是什么意思?
众官有些迷糊。
法家官员面露警惕之色,连礼部那些食古不化的老先生都无法认同方运这种独尊礼教的言论。
方运用沉重的语气道:“我问诸位一句,景国百姓对我们这些官员有没有怨言?”
无人回答,曹德安道:“回左相,自古以来,民怨不曾止歇,即便是孔城什么都不缺的百姓,也对孔城官员有些许怨恨。”
方运道:“不错。那么,百姓为什么会有怨气?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孔圣却早早给出了答案。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诸位同僚啊,孔圣说得多么正确,一个人只为利益去做事,别人就会有怨恨!官员只为利益去做事,不去管百姓,不讲仁义礼教,百姓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能没怨气?正如孔圣所言‘民无所措手足’。君上,请您复述完整的此句。”
景君轻咳一声,用清脆的声音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方运点点头,又对众大臣道:“孔圣已经说得明明白白,用什么判断治理国家手段成败与否?要用礼乐作为标准!礼乐不兴,律法即便再完善,也无法治理百姓。”
礼殿大学士林守岩轻轻点头。
吏部侍郎盛博源张了张口,最终还是闭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