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擒贼擒王

汉阙三国梦 一吃就胖 2198 字 2个月前

“奔袭濡须口!”

张辽满是饭粒的嘴巴里挤出这五个字,把李典乐进吓了一跳。二人忘了答话,都在第一时间低头弯腰去那地图上摸索,想要确定刚才不是幻听。

张辽猛灌一口水,把嘴里的饭吞咽干净了,才详细地解释起来。

“敌军势大,硬拼必守合肥不住。丞相主力远在关西,周围又无援军,如之奈何?今吴主屯于后方,只有后备军驻守。我若尽派精锐,趁夜绕过吴军营寨,突袭吴侯大营,倘能活捉孙权,大事定矣。纵然不能,亦可使合肥之敌无心恋战、撤军回援,则合肥之危自解。”

这真是胆大包天的计划!

先不论这办法能不能奏效,李乐二人首先不得不佩服主将的胆略。八千对八万,本就敌我悬殊,现在还要尽出主力去奔袭敌军的大本营。一旦失败,那就是全军覆没的后果。再说了,本来兵力就不够,主力再去突袭,合肥城咋办?谁来守呢?

李典首先想到这个问题,皱眉发问:“我军兵力本已不足,若分兵突袭濡须口,去少了难以奏效,去多了谁来守城?万一拿不住孙权,这边又丢了城池,岂非自取灭亡?”

乐进也是满脑子的惊愕。大家都是久经阵仗的人,其中的风险心知肚明。弄好了皆大欢喜,万一一个弄不好,局面可就无法收拾了。

张辽点点头,叹了口气:“吾亦知此计凶险,故思虑良久,难以下定决心。形势如此,若不用险,合肥必落入东吴之手。”

说罢,张辽放下饭碗,用手指着地图说出自己的想法:“各县援军已达千余人,还有满伯宁那里派出的部队不日将到。曼成将军便率领这些部队,再召集城中百姓换上军装往来于城头,借以迷惑城下之敌。我亲率两千骑兵在前,文谦领四千步兵随后,趁夜绕过逍遥津,直插濡须口。濡须至此二百里,一日两夜便可到达,趁孙权不备突然袭营,无论拿不拿的到他,打完立刻回转。纵不胜,亦可动摇敌军军心,未必不能成功!”

听完全部计划,李典乐进沉默了。风险虽然大,但正如张辽所言,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拼一拼还有一线希望,不拼就是必死之局。

“将军身为主将,不可轻易犯险。突袭之责,还是末将与乐将军前去为妥。万一不利,将军仍可在合肥坚守待援,免致速败。”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典同意了这个方案,只是稍作修改,主动承担起偷袭的责任。

乐进点头称是,张辽却摆了摆手:“曼成智勇兼备,足以守御合肥。奔袭濡须口风险极高,我身为主将若不亲往,谁肯拼死杀敌?向日丞相于官渡,得许攸之计偷袭乌巢,便是亲率精骑,伪着袁军军服,一击而定。今日之事,如法炮制,张辽何惜此身?二位速做准备,事不宜迟。”

“领命!”李乐二人回答得非常响亮,转身离去,满怀激烈。

有个奋不顾身的领导,部下自然也能杀身成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月华初上,夜冷如冰。十二月的淮泗地区气温着实不怎么友好,一个不留神,兴许就飘下雪来。

就是这样的寒夜,合肥城内的曹军却无法躲在被窝里安睡。两千骑兵与四千步兵几乎是城中的全部精锐,此刻已全副武装,打着东吴的旗号,静静地集结在瓮城内,等待主将的命令。

“出发!”张辽与乐进、李典做了最后的交接,一挥手,低声下达了命令。

他的两千骑兵是第一波突袭部队,故而首先出城,按照预设的路线,沿吴军营寨二十里开外的一条弧线悄悄地绕过去,然后朝东南方向直插下去。

乐进的步兵随后出城,一面行军一面警戒,避免吴军主力过早发现自己的意图。

李典则把剩余的部队召集起来,连同充数的百姓重新编队分配任务,让他们轮班日夜不停地在城头活动,多打火把灯笼,以此吸引东吴的注意,掩护张乐二人的行动。

如此不顾后果的行动,别说吴军,就是曹军自个儿也没谁能够猜到。东吴的营寨里还在有条不紊地做着攻城的各种准备,殊不知敌人的刀锋已经划过脸颊扫向了脖颈。

——

张辽的前锋部队在吴侯大寨以外十余里的位置隐蔽下来,一面与后方的乐进联系,一面派出斥候侦察吴军的动静。

吴军没有动静。

吴侯孙权每天躲在大帐里吃了睡、睡了吃,坐等前方传回重创曹军的战报。好说不说,所谓好的不灵坏的灵,他这一等,曹军的战报没等来,倒把曹军给等来了。

乐进的部队于一日后赶上。这一整天张辽没干别的,一直在观察敌营。这孙权的确不是带兵的料,在前方前方拉胯,躲后方后方松弛。张辽和乐进一合计,决定当晚发动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