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诺侃侃而谈。
一旁荀彧听的直咽唾沫,站在一旁越来越像小学生对待老师一样。
他可没有陈诺搜集的无数世家书籍、皇宫府库珍藏,若非此处没有笔,他听的真想开始做笔记。
他一边听的如痴如醉,一边脑中不禁开始胡思乱想,难道真的有人能生而知之?夏王太年轻了,难道祂真是…应命人王?
片刻后,陈诺见没人回应,无趣的停下。
荀彧茫然眨眼,歪头看向陈诺,沉默稍瞬他反应过来,躬身一礼:
“夏王大人,集百家之能,才能胜过彧万倍、十万倍,属下自愧不如,若非夏王日理万机,公务繁忙,彧真想拜为恩师,日夜聆听教导。”
“孤只是略懂、略懂。”陈诺摆了摆手,突然身子一侧,道:“文若,你知道孤为何和你讲如此多百家之学吗?”
值得一提的是,陈诺说到墨家,全都在说秦墨(机关术),对其他核心思想却只字不提……墨家传承很少,这还是他和黄月英探讨得来的,当然暂时的交流,还没深入。
也不懂为何夏王对儒家学的很快,却对墨家兼爱、非攻,人人平等,难以领悟。
大概就如陈诺当年称王,俯瞰众生时的一句感慨之言:
“儒家,说白了,就是欺负人,就是掌控,孤一点就透。”
“作为几千万子民的君,却失去了一颗大爱的心,历史洪流滚滚向前,墨家思想太超前了……孤悟不透、看不懂、也不想……哎…不抵制,顺其自然吧。”
另一边,荀彧开始思考。良久,他心中一惊,一拍额头。
夏王哪会做无意义之事!
一个想法在他脑中炸开,他感觉不可说,这可是对孔圣的大不敬,但憋的脑袋通红,还是忍不住微微抬起头来,看着陈诺表情,小心翼翼,道:
“夏王刚言,任何思想在于用,是人驾驭思想,而非思想驾驭于人。”
“治大国,如烹小鲜,夏王钻研百家之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目的为了…追寻适合您施政地治国之道?”
“善!这只是其一。”陈诺着继续道:
“项羽火烧阿房宫、各家敝帚自珍,战国时期百家典籍,逐渐淹没在历史洪流中。
这可是我华夏文明的损失。
孤征战四方,广罗大量经史子集,囊括诸子百家、包罗万象,集各家之言,囊括我华夏文明数千年的知识于一体。
若孤将其令人整编成一部大典,你觉得会如何?”
“广罗万象,无所不包,集百家之言,囊华夏千古知识财富……”
荀彧越说眼睛越亮,这是名传千古、史诗级巨作啊,若传出必万古流芳。
孔子、孟子、墨子、庄子……
而编纂的人……荀子!!!
“卧槽!”
噗通——
砰!
地上烟尘一溅。
荀彧突然一个不稳,直接跪在陈诺面前,面色通红,道:
“恳请主公将编纂此大典重任,交托于我,属下必肝脑涂地,绝不负主公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