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接过书信,道:“本将军知道了,一定交给大将军。”
“告辞。”
送信完毕,魏军骑兵撤离了边境。
宋军巡逻队也撤离,并且将书信送往盛乐。
沈庆之看完后有些气愤,“好一个大魏晋王,如此嚣张,本将军倒要看看,你如何不善罢甘休,来人,传令,大军戒备。”
随后,沈庆之也修书一封,派人送往边境,然后交给了魏国边境巡逻队。
拓跋丕收到沈庆之的书信还很得意,他深知宋国现在无心开战。
然而,书信内容对于拓跋丕极尽嘲讽,左一句手下败将,右一句手下败将,一下就让拓跋丕破防了。
拓跋丕随即下令大军开赴边境,准备进攻宋国,夺回盛乐。
此言一出,魏军士气大振,盛乐的丢失对于魏国来说打击很大,如果能够夺回盛乐,对魏国来说意义重大。
随后,沈庆之也得到了魏军屯兵边境的消息,随即开始调集麒麟卫,开始向边境靠近。
魏国定襄郡大军也向边境靠拢,而宋国秦王刘义季也率军赶赴边境。
一时间,宋魏边境聚集近双方二十万大军,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沈庆之立刻八百里加急将消息送往长安,拓跋丕也将消息送往了平城。
从建康返回的刘义隆即刻下旨,圣旨很快送到宋军大营,圣旨只有四个字,便于行事。
这是刘义隆对沈庆之的信任,也就是说,沈庆之一切行动,都是皇帝认可的。
而拓跋晃显然有些担心,圣旨里严令魏军不得越过边境。
不过将军斥候、巡逻队最先发生冲突,不过双方并没有越界,只是利用石块互相投掷,不过魏军却处于下风,这让魏军十分郁闷。
拓跋丕也在思考对策,这样相持下去不是办法,他没想到,一个区区叛军将领李昊宋国会如此维护,这让他不理解。
其实原因很简单,李昊来投宋国,宋国如果把他交出去,这以后谁还投靠宋国,不过这一切,都建立在实力允许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