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郭锦纵横弘论,保齐取秦偷燕

水浒之狄家将 太玄岳 2354 字 2个月前

可是,宋朝那拉胯的军事实力根本无法保证这一条,所以澶渊之盟前和靖康之耻时都是被平推到了开封城下。

“而狄寨主立足山东,自保有余,进取不足。”

郭锦走到了军事地图前开始了论述。

“论地理,山东有山川可固守,以为屏障,得天独厚,抵御朝廷,割据一方,自然不在话下。”

狄泉看了看那郭锦,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他所说一点不差。

每到天下大乱,山东的割据政权往往屹立不倒。

战国七雄里面齐国就是最后灭亡的,光武中兴,最后对付的也是齐地的张步,包括晚清太平天国时期的山东捻军,也是让朝廷头疼不已。

狄泉对山东的看法就是,有山海渔盐之利,腹地有平原,四周有屏障,得天独厚的起家之地。

但山东,不具备一统天下的底蕴。

因为只要打出山东,就是一马平川,开拓容易,却无险可守,山东也不产战马,没有骑兵快速推进,也是没有用的,战线一旦拉的太长,又是首尾不能相顾。

“那先生之意,我该如何?”

狄泉虚心请教。

“我华夏自周灭商,秦灭六国,直到隋唐一统,都是在关中之地,依我看,当谋图关中。”

郭锦说道。

虽然,关中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他并非拾人牙慧,狄泉看得出来。

中国的地势,上过初中的都知道,是西高东低,关中是“四塞之地”,有函谷关和潼关拦住敌人,只要守得住,千军万马也开不进来。

要是关中的地理不好,后世的西安能成为十三朝古都吗?

但现在的关中经历了唐末的生灵涂炭,各路军阀在关中地区折腾的实在是太狠了,导致到了宋朝,关中地区的力量还是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而且,作为政治因素考量,关中的长安是前唐朝的首都所在地,宋朝自然要有意无意的规避这个地区,不能加以扶持,所以几番影响下来,昔日属于关中地区的光辉自然不在。

“关中平原,如今地力经过千年使用,又在近两百年内屡遭受涂炭,元气并没有恢复,其关中各地的产出,现在不足以养自身,难以自给自足,而西北原属雍凉地区的故地被西夏占据,自然利用不了,但巴蜀仍然在汉人手中,此地乃是上佳之土,天府之国,自都江堰落成,古今未曾改变,若是自关中进汉中而下取巴蜀,南通宛洛,则无此忧虑,隆中对策,君可听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蜀地向关中运粮,很多人认为不可能,那是因为受了诸葛亮北伐缺粮的影响。

因为两汉交际之时汉中地震震没了天池大泽,所以诸葛亮走不了水运运粮。

但是如果也把南阳拿在手里,还是可以走这条陆路运粮,比其他方式要快捷的多。

而当时的诸葛亮自然是没有南阳在手里,所以无论如何运粮都是运不上去的。

“而洛阳若也能取得,若无异族入侵,君必得天下。”

想当初,赵匡胤就是打算把首都定在洛阳,不过赵匡义从中作梗,才定都开封。

“先生说了这么多,可我如何自山东而至关中?”

这才是狄泉想听的话。

“狄寨主首先不可对北用兵,一来若对北边宋军用兵,则削弱宋军助长辽国,极易相助辽军南下,而不对其下手,辽国则可牵制宋军精锐。”

“如今老种经略相公在燕代抗辽,西北留守西军抗击西夏,西北后方空虚,三晋之地又有田虎作乱,可以图谋。”

“狄寨主当先取山东全境为家,然后开辟海陆,派遣人自渤海向辽国购买大批马匹,然后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

“而后,先向下,取江淮苏浙之鱼米之乡,此时朝廷已经是重病缠身,且各处受敌,但江南被占据,他们必然相夺。”

“此时则兵分两路,一路诱敌,将其大军引诱至江淮,而骑兵自山东轻骑突进,直取河北。”

“取河北?先生不是说不取河北?”

狄泉有点诧异,这小子前后矛盾啊。

“我是说狄寨主不能与河北宋军与辽军过多纠缠,而是应该伺机而动,此时,为解围江南,朝廷必派河北军后撤去增援,辽国见状,必然南下,而狄寨主就轻骑截断辽国大军归路,突袭燕云十六州,把那些契丹人全部堵进宋地,关门打狗。”

“届时宋军与那入境辽军相斗,辽军后路被狄寨主所断,腹背受敌,而狄寨主则可以取燕云而坐视宋辽激战,最后宋必然可灭那辽国孤军,但对燕云之地,他绝无可能再去争夺。”

“而后,辽国损失惨重,也不会马上夺回燕云十六州,而狄寨主则是可以对田虎下手,取三晋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