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公之于众 进新人终得回复

虽然客人的正式订单还需要一些时日才会下来,交期看上去也很充足,可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啊。于是,根据我和客人讨论的实际情况,仔细地整理成了详细,严谨的条文,迅速转发给了黄江的那家电子厂,然后,电话跟上,交代了一番,请他们尽快做好准备,另外,要是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当面沟通的话,那就定个时间通知我,我这边随时都可以过去的......

招聘广告已经登出去好几天了,简历陆陆续续的也传来了不少,如果依据以前的惯例,肯定是要等日期截止之后才会把所有的简历做一个仔细的归拢和筛选,然后再安排面试。可我这不是为了能早点离开嘛,于是,我提议说,反正我们现在三个都在呢,干脆就不要再等所有简历都到了之后再开始了,是不是可以按照简历先来后到的顺序,来一个就通知一个前来面试,中午,晚上都可以安排的,当然了,必要的过滤还是要的。

Bill和Wilson都同意了我的意见,于是,大家伙就一起加加班,趁着中午或者晚上加班的间隙开始面试,几天下来,面试了十五六个人,然后从中筛选出了6个人,最后,Bill和Wilson又进行了第二次面试,我没有参加的原因是出差了,他们俩商量了一下,最终定了两个人:

小主,

Adam—30岁,湖南人,之前在罗湖的一家美国公司做过采购主管,决定由他负责样品开发和验货两个部门;

Jimmy—31岁,河南人,之前在福田的一家英国公司做外贸跟单主管,决定由他负责采购和跟单两个部门。

英特利给他们两个的试用期都是3个月,薪水:RMB5,000,要求即刻上班......

坦白的说,虽然这人是招进来了,然而,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并不认为这两个人是最佳选择。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首先,在面试的时候,我曾经有意测试了一下他们的抗压能力,说实话,他们给出的反应很一般,从他们的描述中我可以判断的出来,他们之前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工作压力都只能称之为常规情况,我真的有些担心他们在英特利公司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和英美两家公司杂乱无章的轰炸之下能坚持多久。

其次,Adam之前待过的那家公司只有十来个人,算是一家小公司,这家公司是做旅游礼品的,虽然从产品种类上来说也不算少了,但是我仔细地问了一下,他们公司大多数的案子都是偏向于那种很简单的单一产品,复合材质的品类非常少,几乎没有牵扯到需要由他们来牵头进行整合的复杂产品,等他以后遇到英特利这种多维度综合的产品,是否能够顺利的整合起他手里以及英特利现有的供应商资源,也是个未知数。

至于那个Jimmy,我觉得他更偏重于管理,而不擅长于实战。从他的回答中,我明显觉得他对出差似乎并不是那么的热衷,他认为作为一个采购,如果总是靠频繁地出差去和工厂面对面的才能解决问题,那只能说明你的功力不够。所以呢,他觉得,多打电话,勤沟通,是完全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即使出现了个别的疑难杂症,那让下面的跟单员过去沟通一下也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