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奭回答之后,想起今天来此的目的又主动开口道:“儿臣今日来见父皇,其实是有事想劝劝父皇!”
“哦,有事要劝朕?什么事啊?”刘询听儿子要来劝自己,刚舒展的眉头又皱起。
“父皇杀杨恽,儿臣认为不妥,杨恽并无大罪,不过是私下里抱怨了几句罢了,何至于死罪。况且杨恽乃前丞相杨敞之子,世代为官,满腹经纶,杀此人会寒了天下官员们的心,也会寒了天下儒士们的心,更不利于父皇以仁孝治国的光辉形象!”刘奭平静地说道。
听了儿子的话,刘询的眉头皱的更厉害了。
“你的意思是朕应该听之任之,任由那杨恽私下里骂朕,把你父皇说得一无是处?”刘询用平和的语气问道。
“不,儿臣的意思是,父皇可以处罚杨恽,比如罚没他一个月的俸禄即可,不应处死罪。包括之前的韩延寿、盖宽饶,他们也不该是死罪,人命大过天,身为天子处罚臣子时一定要三思,万不可因为一时动怒,而要人性命!”刘奭答道。
刘奭说话时,为了表示对父皇刘询的尊重同时也是畏惧,头是略低着,因此他完全看不到刘询脸上的表情。
刘询脸色很难看,不过他仍强压着怒火问道:“太子以为对臣子宽仁待之,就能掌控朝廷治理好天下吗?不,错了,错得离谱。如果把这天下比作一艘大船的话,百姓就是船上的乘客,皇帝就是船长,臣子们就是船上的船工,船工犯错,船长若不严加处罚,就无法立威信,没有威信,他的命令就无法得到执行,这艘船他也就开不好。开不好船,百姓们就会再找个人来开船。所以杀几个犯错的臣子,树立威信,这对天下百姓是有好处,只要对天下百姓有好处,那就够了。”
“可是大汉以仁孝立国,作为天子应当以身作则。国君仁孝,那臣子百姓也必会行仁孝,社会也能和谐安定。倘若天子不行仁义,肆意妄杀,那官员和百姓们必定上行下效,去偷去抢,为恶为盗……”
刘奭还没说完,刘询已经听不下去了,打断说:
“太子的意思难道是说,盗匪的存在是因为朕的原因吗?朕告诉你,大汉以仁孝立国,可不能以仁孝治国。有善必有恶,治国的原则在于恩威并施,惩恶扬善。”